(You Chenjun, Litigation Culture in Controversy: the Discourse of “Litigious Atmosphere” and Its Representational Reality in Qing China)
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5月版,ISBN:9787301330074,装帧:精装,页数:440,定价:68. 00 RMB。
内容介绍:
在清代的地方志、官箴书、官府文书等许多不同类型的文献当中,常可看到声称某地区存在“健讼之风”的记载。上述现象,与学术界以往惯于强调的“无讼”乃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和典型特征的说法形成了某种反差。
本书结合文本向度、话语实践向度和社会实践向度的不同视角,对历史文献中那些关于“健讼之风”的书写展开分析,将其视作一类充斥着权力关系的话语,认为此种话语所展现的更多是一种表达性现实,而不能被直接当作对其时历史社会现状的完全如实反映,追问主要是哪些主体基于何种目的对“健讼之风”进行书写,并对此种话语加以传播,以及为了强化“健讼之风”话语的某些预期功能,这些主体又运用了其他哪些话语来加以配合,采取了哪些在其看来有针对性的实践行动。
本书勉力追随瞿同祖先生所开创的那种研究范式的学术旨趣,在方法上践行法律和社会研究的历史进路,并不以单纯回到中国古代的历史现场去复原有关“健讼之风”的史实作为最终目的,而是重在带着社会科学意义上的理论关怀,去剖析关于“健讼之风”的史料记载背后所潜藏着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希望从历史的维度,推进我们对于传统中国的法律、社会与国家的深入认识。
作者简介:
尤陈俊,浙江永嘉人,北京大学法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18年度),兼任《法学家》副主编,法学理论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律文化、法律社会学、法律史、法学学术史、法学研究方法论。在《法学研究》、Modern China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有专著《法律知识的文字传播:明清日用类书与社会日常生活》,编著《法学的11种可能:中国法学名家对话录》《从诉讼档案出发:中国的法律、社会与文化》等,以及译著《爪牙:清代县衙的书吏与差役》。
名家荐语:
从社会科学的理论视角,有效整合相关法律史、社会史等文献,本书作者以清晰的逻辑、干净的文字,在经验层面,令人信服地细致解说了清代社会和制度语境下的“健讼”,有效展示了各类诉讼相关人(不限于当事人)的生态和心态,生动、复杂、具体和细腻。这本书继承、推进和拓展了中国的法律社会史研究,有效置换了对中国法律传统和文化的理念化、类型化的理解和概括,更展示了法律与人文、社科的多学科研究的全新可能。
——苏力(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清代的诉讼风气如何,此话题在法律史学界可谓聚讼纷纭,各种文献中的“健讼”话语也可以说是一种聚讼纷纭的历史书写。本书的亮点是,对清代文献中关于“健讼之风”的描述,进行了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的三维分析,探讨了“健讼之风”是如何被“健讼”话语建构出来的“表达性现实”,及其与“客观性现实”之间存在的裂隙。本书作者有着强烈的理论关怀与自觉,希望在瞿同祖“法律社会史”的学术旨趣之基础上,重新建构一种兼顾历史真实性与理论启发性的研究范式。
——徐忠明(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
针对学界近三十年来有关清代部分地区民众并不特别害怕打官司的所谓“健讼”现象的讨论,本书作者以众多不同来源的史料为基础,对清代社会的“健讼”问题给出全面性批判与更细致综论。本书作者不仅分析了诉讼费用“高昂”以及民众合伙集资打官司的有趣现象,更针对清代基层官僚体制何以不能应对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变迁的困境,提出种种言之成理的考察,确实能够接续发扬瞿同祖先生的“法律社会史”研究传统,令人耳目一新。
——邱澎生(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
法律史学界关注清代“健讼之风”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但鲜少有人能将作为社会现象的“健讼”与作为政治或社会语境的“健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文化整体加以研究。此书正是通过这样的新尝试,达到了前人所未能触及的学术深度与广度。
——张泰苏(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
全书目录
导论
第一节 学术史回顾
第二节 研究思路
第一章 中国传统诉讼文化研究的方法论反思
第一节 对思维框架及其概念使用的检讨
第二节 范式检视与方法调整
第二章 儒家道德观作为意识形态对中国传统诉讼文化的影响
第一节 儒家伦理准则与中国传统诉讼文化的沟通
第二节 儒家道德观对中国传统诉讼文化的气质模塑途径
第三节 文明类型与儒家道德观视野中的“健讼之风”
第四节 迈向文明类型变迁视野的反思
第三章 “厌讼”幻象之下的“健讼”实相?
第一节 宗族族谱与文人日记中的争讼记载
第二节 官员们眼中的词状纷繁景象
第三节 词状的分类构成
第四节 明清地方官府面临的词讼压力
第五节 “鼠雀细事”及其讼争之物
第六节 “诉讼社会”的区域错综性
第四章 “讼费高昂”话语及其表达性现实
第一节 清代关于“讼费高昂”的笼统描述及其印象流传
第二节 清代诉讼费用具体数额实况
第三节 在无度和有度之间:清代的司法陋规名目及其收取数额
第四节 “讼费高昂”话语所蕴含的主客观意涵
第五节 “讼费高昂”话语所反映的表达性现实
第五章 讼费压力下的诉讼策略与经济理性
第一节 对学界以往观点的检讨
第二节 词讼繁滋皆因讼棍胥吏百端煽惑?
第三节 当事人一方在其内部由众人分摊讼费
第四节 “官司打半截”诉讼策略具有的某种经济理性
第五节 诉讼策略对讼费“高昂”程度的某种消解
第六章 财政制约与简约型司法体制下的“健讼之风”问题
第一节 清代州县衙门的理讼能力
第二节 因循运作的清代简约型司法体制
第三节 清代司法体制背后的财政制约因素
第四节 从民国看清代
第五节 “制度资源”的因循固封
第七章 州县官实际任期变化趋势对“健讼之风”的影响
第一节 “判决确定力观念的不存在”的学术解释力再审视
第二节 新官上任与州县衙门所收词状数量高峰的到来
第三节 州县官实际任期逐渐缩短的总体趋势
第四节 州县官实际任期缩短背景下强调本地“健讼之风”的多层用意
第五节 “制度资源”对社会经济结构变迁大趋势的总体回应能力
第八章 健讼之风与“讼师贪利”形象的多重建构
第一节 清代官方对贪利讼师形象的整体刻画与渲染
第二节 实虚之间:贪利讼师形象的案例原型与文学创造
第三节 清代讼师案例中所见的代写状词收费情况
第四节 与官代书收费情况的比较
第五节 讼师收入水平的分化
第六节 通过讼师形象整体污名化的社会控制
第九章 “讼师恶报”话语模式的力量及其复合功能
第一节 讼师与恶报:宋元明清不同类型文本中的叙事传统
第二节 “讼师恶报”的故事类型与话语模式
第三节 “讼师恶报”话语模式的复合功能
第四节 “讼师恶报”话语的力量及其局限性
结语
附录 “案多人少”的应对之道:清代、民国与当代中国的比较研究
后记
תגובות